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,其人必躁。若热畜于下,湿蕴于中,气因热伤,结而不散,甚则小腹硬满而痛,小便闭而不通也。
又云∶八方风不从其乡来,而从冲后来者,为虚邪。溲便失遗狂言,目反直视者,此肾绝也。
《金匮》统四纲以正其名,分五经以畅其治,无不从一源而出。在鸠尾穴下五分,去鸠尾骨端一寸。
灸得脓坏,风寒乃出,不坏病则不除也。发斑者,盖因伤寒当下失下,邪热蕴蓄于胃而致。
协寒者,即三阴经病。惟《金匮》有云:病疟以月一日发当十五日愈,设不瘥,当月尽解。
邪减收涩,用乌梅地榆。 刺入三分,主∶面赤,皮热,热病汗不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