且以根据法救人,慎勿惑于众人之言。咽干肿痛,为三阳热证,宜甘桔、半夏、苦酒、猪肤等汤调治。
或太阴病,腹满而脉浮者,并宜桂枝汤也。此经言足厥阴肝经之证也。
如得病脉便沉,而里病表和者,内伤也;脉浮而表病里和者,外伤也。然须里之阴分已受热入而为病,是谓病发于阴也。
以用铁锈,不拘多少,研为细末,用醋调涂疔疮上,须臾疔毒自然凸出,脓水即干,立效。 上锉如麻豆大,分一半,用水一大盏,煎至半盏,绞去滓,纳硝煎一、二沸热服。
使凡为医者,皆得此书,可不堕于不仁。又曰∶欲编书十卷,尚未能就,故弗克耳。
与三阴寒证同见,是为阴喘,宜四逆加杏仁、五味子,虚者倍加人参。 营主血,故色红肤浅为疹,深重为斑。